​黄芪栽植管理有哪些方面?-行业新闻-湖北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良心药 做好药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黄芪栽植管理有哪些方面?
发布日期: 2019-06-04 16:28:24

黄芪栽植管理技术有哪些?湖北三七片生产厂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从哪些方面针对黄芪栽植进行管理:

移栽:

可在第2年春季(用秋播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在垄上开沟,顺垄向移栽,幼苗平放或斜放于沟中,覆土踩实,浇透水即可。

施肥:

基肥:黄耆根深,生长期长,为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整地时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良农家肥3000-4000千克加过磷酸钙20-30千克或磷酸二氨8-10千克,宜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层,较迟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施肥要均匀。

追肥:追肥要根据气候条件及长势而定,一般追肥2次或3次。第1次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苗高10-20厘米时,浇稀薄的粪水,每亩需人粪尿750千克或猪粪尿1500千克冲水浇;第2次在6月上旬苗高30-40厘米时,每亩施尿素25-30千克;如果前期脱肥,叶色黄,则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苗高60-80厘米时,再进行第3次追肥,这时已封垄,可施入氮素化肥、饼肥和过磷酸钙。

出苗、间苗、定苗、补苗:

播种后7天开始出苗,30天左右苗木出齐。当苗高5-7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厘米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将小苗带土补植,也可用催芽种子重播补苗。

中耕除草:

黄耆幼苗生长缓慢,如果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厘米时进行,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2年以后于5月、6月及9月各除草1次。要经常保持田间无杂草。

灌水防涝: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少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在将要开花时适当灌水,种子成熟后应不浇水或少浇水。黄耆生长旺盛时期的6月、7月和8月,正逢雨季,田(畦)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于根系生长,防止烂根。秋后,当上部茎叶枯萎时进行培土,以利越冬。

cffc281843599d6089daa66061ef4bfd_1562745093178803.jpg

全国服务热线

0724-4336888